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34例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钡灌检查对比研究

    背景: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不同检查手段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两者对小肠出血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准确率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34例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进镜方式分为经口腔和经肛门两种,以首选进镜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择期改换进镜方......

    作者:钟捷;张晨莉;马天乐;金承荣;唐永华;吴云林;江石湖 刊期: 2005- 01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神经降压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在新疆自治区,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亦不令人满意.目的:测定UC患者和对照者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探讨NT含量与UC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UC患者(其中17例为少数民族)和38例对照者治疗前后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NT的含量.结果:UC患者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的NT含量较对照者显著降低(P<......

    作者:张惠芳;张凤玉;曹务成 刊期: 2005- 01

  • 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以及与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SAP时肠屏障功能障碍可导致肠源性感染,而后者在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中居主导地位.目的:评价保护肠屏障功能对S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肠屏障功能障碍在SAP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SAP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包括加强监护、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在内的......

    作者:程礼;王兴鹏;汪佩文;靖大道;徐敏;陈洁 刊期: 2005- 01

  • 细小病毒H-1感染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背景:细小病毒H-1对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和抑制生长的作用,是很好的基因治疗用载体.但肿瘤细胞对细小病毒H-1杀伤作用敏感或耐受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从mRNA水平观察细小病毒H-1感染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细小病毒H-1对胃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对细小病毒H-1敏感的人胃癌细胞株HGC-27和不敏感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于细小病毒H......

    作者:冯缨;冉志华;刘炯;萧树东 刊期: 2005- 01

  • 成人结节性胃炎32例临床分析

    背景:内镜下成人的结节性胃炎易与萎缩性胃炎相混淆而导致误诊.目的:总结分析成人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诊断的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32例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5.8岁.主要临......

    作者:张秋瓒;刘晓红;柯美云;刘沙 刊期: 2005- 01

  •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核酸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鉴定

    背景:核酸疫苗是新兴的第三代疫苗.目前幽门螺杆菌(H.pylori)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减毒、灭活和亚单位疫苗方面,有关H.pylori核酸疫苗的研究罕见报道.目的:构建含H.pylori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的核酸疫苗,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抽提H.pylori标准菌株CCUG17874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sp60基因并插入测序载体pUCmT......

    作者:徐灿;李兆申;杜奕奇;屠振兴;龚燕芳;金晶;吴红玉;许国铭 刊期: 2005- 01

  • 克罗恩病52例临床诊断分析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目的:通过分析住院C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仁济医院1993~2003年住院病例中52例出院诊断为C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时间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结果:腹痛(80.8%)、腹泻(57.7%)为本组住院CD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消化......

    作者:杨川华;冉志华;戈之铮;陈晓宇;萧树东 刊期: 2005- 01

  •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氟达拉滨(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背景:肿瘤细胞内表达的自杀基因可将无毒性的前药转化为高毒性代谢产物以杀伤肿瘤细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氟达拉滨(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具有目前已知强的旁观者效应,成为基因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大肠杆菌K12菌株基因组DNA扩增PNP基因,通过8个甘氨......

    作者:李锋;王楚;张萍;钱关祥 刊期: 2005- 01

  •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对策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对多数患者有效.然而随着病例的增加,对常规治疗反应差甚至无反应的患者亦逐渐增加.据文献[1]报道,有30%~60%的IBD患者为难治性或激素依赖性,其中有些患者甚至对补救措施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MP)、环孢霉素(S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亦无反应,如何处理难治性IBD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者:陈隆典 刊期: 2005- 01

  • 内毒素与肝脏微循环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许多急、慢性肝损伤反应的重要步骤.尽管其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内毒素在肝脏微循环障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内毒素通过直接损害肝脏或间接激活肝内的Kupffer细胞、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等,诱导一系列介质的释放,引起肝脏微血管反应.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内毒素诱导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作一阐述.......

    作者:华静;邱德凯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