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9年第2期文章
  • 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艰难梭菌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

    背景:艰难梭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感染率较高,而白细胞介素-8(IL-8)在艰难梭菌的炎症反应中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IL-8-251位点A/T基因多态性与艰难梭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的173例IBD患者、7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9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感染情况,......

    作者:李婷;王红玲;刘适;王爱平 刊期: 2019- 02

  • DNA甲基转移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修饰.目的:探讨DNMT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8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4种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中DNMT1、DNMT......

    作者:王震凯;杨晓倩;叶雅沁;韦志琴;顾燕;范青青;刘丹;汪芳裕 刊期: 2019- 02

  • 獐牙菜苦苷对MGC803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是抗癌药物研发的关键.目的:研究獐牙菜苦苷在体内外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MGC803细胞予以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0、30、60、90μg/Ml)培养48h,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Bax、Bcl-2含量.建立BALB/c裸鼠MGC803移植瘤模型,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獐牙菜......

    作者:杨伟强;万伯顺;常庆 刊期: 2019- 02

  • TB-IGRA阳性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背景: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在疾病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TB-IGRA)阳性在CD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56例拟诊CD、TB-IGRA阳性且终明确诊断为CD(23例)或肠结核(33例)的患者,分析TB-IGRA对诊断、治疗的影响.结果:......

    作者:徐梅琳;孙晓敏;刘占举;钟颖;张秋琴 刊期: 2019- 02

  •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背景:幽门螺杆菌(Hp)为世界上流行较为广泛的慢性致病菌之一,根除治疗后极易复发.目的:探讨Hp感染者接受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803例患者.所有患者成功根除Hp后随访3年,记录随访期内Hp再感染情况.以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再感染的危险因......

    作者:刘崇霞;赵小军;翁鹏娟;高爱华 刊期: 2019- 02

  •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与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s)作为评估胃黏膜萎缩的指标,可反映胃黏膜功能和形态学状态.OLGA/OLGIM是一种结合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程度和范围的胃炎分类方法,已逐步被接受并应用于胃癌筛查.目的:分析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PGs检测(ABC法)与组织学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的相关性,评价PGs检测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因上消化道症状......

    作者:王霄腾;吕宾;冀子中 刊期: 2019- 02

  • 益生菌联合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中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背景:慢性便秘(CC)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常见的问题之一,益生菌、膳食纤维均是CC的重要治疗方式.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中老年CC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80例中老年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生菌组、膳食纤维组和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其余3个组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水溶性膳食纤维颗粒、益生菌颗粒+水溶性膳食纤维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排便......

    作者:张敏;王斌;周春芳;黄小明 刊期: 2019- 02

  • 肠黏膜屏障改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AFLD)在全球普遍流行,我国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黏膜屏障改变对NAFLD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施铃灵;曹亮;张振中;卞兆连;邵建国 刊期: 2019- 02

  • 肠道菌群对黏蛋白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黏蛋白2(MUC2)是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分泌型黏蛋白,是组成肠黏液屏障的主要成分,在防御致病微生物入侵以及协助肠道益生菌定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参与调控人体的诸多生理功能,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控MUC2的合成、分泌以及降解,从而影响MUC2的质和量.本文就肠道菌群对MUC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则华;曾悦;黄春兰 刊期: 2019- 02

  •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多种消化道和消化道外疾病有关.近年来,既往经典三联治疗方案的成功根除率逐渐降低,主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物耐药以及治疗方案的不规范实施.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当地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必要时进行个体敏感性测试.同时,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降低根除失败率,减少耐药发生.本文就Hp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梅红;严谨;党旖旎;张国新 刊期: 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