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PAP-M6P与RGDY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功能的联合干预作用
背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表面6-磷酸甘露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6P/IGFⅡ)受体和整合素受体显著增加.外源性含有M6P或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基团的分子可干预HSC活化,但目前尚缺乏两者比较或联合应用的研究.目的:探讨人工化学合成的p-氨基苯基-6-磷酸-α-D-甘露糖(PAP-M6P)和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酪氨酸(RGDY)小肽对HSC活化功能的联合干预作用.方法......
作者:周韵斓;吴建新;熊敏莉;付杰;李定国;张剑渡 刊期: 2008- 11
-
p73和p5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背景: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家族成员p73和p51在结构上与p53具有高度同源性,影响细胞转录和凋亡的功能与p53相似.目的:研究p73和p5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73、p51mRNA表达.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
作者:蒋伟;孙秀威;陈素华;冯占军;陈玉玲 刊期: 2008- 11
-
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背景:莫沙必利作为一种促胃肠动力药早已被推荐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然而目前遵循罗马Ⅲ标准FD诊断分型和症状评估原则进行的莫沙必利治疗FD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目的:评估莫沙必利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例连续选自2006年12月~2007年9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FD诊断标准中PDS和EPS诊断的患者.先经1周安慰......
作者:季洁如;高玮;许平;王天蓉;陈胜良 刊期: 2008- 11
-
参青方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背景:近年以Cajal间质细胞(ICC)为核心的肠道动力学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逐渐成为UC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参青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ICC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探讨该制剂调节UC肠道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美沙拉秦组、参青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后5组以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模型Ⅰ组于造模......
作者:王臻楠;戴彦成;唐志鹏 刊期: 2008- 11
-
结直肠癌组织中线粒体DNA D-环区突变的研究
背景:近年线粒体DNA与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中检测到线粒体突变.目的: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4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线粒体DNAD-环区,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共发现50个D-环区多态性,其中2个为BLAST数据库中......
作者:崔海宏;韩英;周志勇;曹建彪;李恕军;范如英;杨欣艳;王继恒 刊期: 2008- 11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结肠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在UC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结肠炎小鼠的HMGB1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组造模组(n=36),后者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模型,造模第1、4、7d分别处死12只.各组行结肠......
作者:陆宗海;林琳;陈蕾;李慧;李学良 刊期: 2008- 11
-
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对大鼠强啡肽能神经的影响
背景:以胃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轻瘫有一定疗效,但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后大鼠下丘脑和孤束核中强啡肽(Dyn)能、5-羟色胺(5-HT)能神经活性的变化,明确胃电刺激的神经传导通路.方法: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刺激组予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刺激频率20次/min,刺激能量300μs×2mA,刺激时间30min;对照组仅予假性刺激.刺激结......
作者:占婷婷;乔娴;刘劲松 刊期: 2008- 11
-
环氧合酶-2与癌症治疗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炎
消化道黏膜炎是癌症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继发于放疗、化疗或两者综合治疗后.研究显示环氧合酶-2(COX-2)在消化道黏膜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COX-2抑制剂则能通过抑制COX-2而减轻消化道黏膜炎,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黏膜炎预防和治疗药物.本文就癌症治疗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炎的定义和发生机制、COX-2在消化道黏膜炎中的作用以及COX-2抑制剂的疗效作一综述.......
作者:姚敬;韩晓东;汪昱 刊期: 2008- 11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分子治疗研究进展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活化HSC、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沉积等作用.TGF-β-Smad信号通路是TGF-β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通路,其分子组成和分子调节复杂,与其他信号通路存在广泛交互影响.深入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可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曲颖;宗蕾;陆伦根 刊期: 2008- 11
-
炎症性肠病与脂肪酸
近年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的逐步深入了解,许多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脂肪酸,如短链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BD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可作为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来用于治疗IBD的脂肪酸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作一综述.......
作者:蔡青;冉志华 刊期: 2008- 11
动态资讯
- 1 Paxillin、FAK和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治疗大鼠TNBS 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 3 胃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临床分析
- 4 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基因突变分析
- 5 Claudin-4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6 高压氧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7 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现状
- 8 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9 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病的诊治新概念
- 10 血小板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1 上海与阿姆斯特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萎缩与肠化的对比研究
- 12 肠道微生态失衡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误诊1例
- 14 消化科医师应在消化系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 15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 16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治疗现状与进展
- 17 Barrett食管中环氧合酶-2表达和逆转的研究进展
- 18 GKN、TFF 蛋白与胃癌
- 19 胃肠道荧光内镜成像研究现状
- 20 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