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人体成分生物电阻抗分析比较研究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累及消化道,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高.生物电阻抗分析(BIA)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营养评估.目的:以BIA结合血清学指标分析住院IB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治疗且进行BIA的IBD患者,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129例,溃疡性结肠炎(UC)69例.对CD与UC患者的血清学指标、BI......
作者:乔宇琪;周密;沈骏;冉志华 刊期: 2019- 01
-
内镜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背景:重组人5型腺病毒是一种溶瘤性腺病毒,可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裂解肿瘤细胞,从而造成肿瘤组织溶解坏死.目的:评价内镜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A组)、放化疗组(B组)和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放化疗组(C组),比较三组临床疗......
作者:张然;李伟娜;吕舒;崔艳欣;管鑫;姜相君 刊期: 2019- 01
-
白细胞介素-23 p19RNA干扰对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不良临床结局,目前其生物治疗的靶点主要为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L-23)是近期被关注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临床试验显示针对IL-23亚基的单抗类药物可能使IBD患者获益.目的:应用结肠炎小鼠模型,尝试采用RNA干扰抑制IL-23表达,验证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模型动......
作者:任渝棠;姜泊;林欣 刊期: 2019- 01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胃肠外疾病密切相关,但机制尚未明了.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Hp感染致病的过程.目的:探讨Hp感染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10843名体检人群,评估Hp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BMI之间Hp感染率差异.比较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血清总胆红......
作者:胡柳;万政策;吕永曼;杨少兵 刊期: 2019- 01
-
经食管隧道内镜纵隔探查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背景:目前内镜隧道技术用于消化道腔外手术有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经食管隧道内镜纵隔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验用家猪,建立食管黏膜下隧道,行经食管隧道内镜纵隔探查术,术后以止血夹封闭食管黏膜创面,予青霉素预防感染.2周后复查胃镜,处死实验动物,取食管标本进行大体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实验动物存活率以及创面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能清晰探及主动脉、气管、心包等纵隔内器官,术后实......
作者:夏幼辰;夏杰;龚晓媛;程礼;宛新建 刊期: 2019- 01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维生素D受体表达降低对免疫反应影响的研究
背景:免疫作用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发生中起有关键作用,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参与PBC的发生和发展.目的:探讨PBC患者VDR表达降低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PBC患者,以30例非PBC患者作为对照.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VDR、SOCS-1、miR-155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D......
作者:肖辉;胡锋;兰亚 刊期: 2019- 01
-
低FODMAP饮食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益处和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低可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s)饮食可改善此类症状,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IBD患者.但亦有研究提示低FODMAP饮食可能加重患者的营养失调风险和肠道微生态紊乱.本文就低FODMAP饮食对IB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作用及其机制、潜在不利影响和相应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张灵;丁雨;林琳 刊期: 2019- 01
-
KIAA1199基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KIAA1199基因是HUGE数据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表观遗传学等机制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转导,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迁移等活动.近年研究发现,KIAA1199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人类多种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均异常升高,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黏附、侵袭、迁移等作用.本文就KIAA1199基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董晴晴;邹慧敏;朱黎明 刊期: 2019- 01
-
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诊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全球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肠道菌群失调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肠道肿瘤.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诊疗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益生菌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纯;陈东风;魏艳玲 刊期: 2019- 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皮肤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UC肠外表现(EIM)多样,可涉及骨关节、皮肤、肝胆、眼等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一种EIM的出现增加了其他EIM的发生风险.皮肤表现是UC重要的EIM,可分为反应性皮肤表现、免疫相关性皮肤表现、营养不良和治疗导致的皮肤表现.本文就UC肠外皮肤表现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作者:袁晓敏;张树辉;刘玥;陈玉根 刊期: 2019- 01
动态资讯
- 1 NLRP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 不同TNM分期标准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3 努力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三)
- 4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腔酸感的临床研究
- 5 国际肝病学会分委员会对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命名的建议*
- 6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 7 肠易激综合征的抗抑郁治疗
- 8 叶酸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影响
- 9 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10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发作与饮食关系的调查
- 11 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 12 关注克罗恩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 1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 14 薄荷素油对家兔Oddi括约肌收缩性的影响
- 15 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
- 16 胃癌的化学预防
- 17 IL-17BR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8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口服耐受诱导研究
- 19 正确选择炎症性肠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 20 ICC 自噬调控--溃疡性结肠炎肠动力紊乱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