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能明显提高ACRC患者,尤其是初治患者的RR,延长中位TTP,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QOL,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何川琦;王争;陈锦先 刊期: 2009- 08
-
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的双气囊小肠镜治疗
症状(不完全性肠梗阻35例次,腹痛和腹部不适11例次,消化道出血6例次),其中45例次(86.5%)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发生较严重内镜治疗并发症5例,其中小肠穿孔2例,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有效地治疗PJS患者的小肠多发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宁守斌;毛高平;唐杰;金晓维;银新 刊期: 2009- 08
-
云母对大鼠实验性NSAIDs肠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损伤大体和组织学评分,检测24h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和血清D-乳酸含量.结果:双氯芬酸可引起明显的小肠黏膜损伤,模型组大体,组织学评分中位数和24h尿液乳果糖排出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
作者:吴炜烽;吕宾;方莉;张烁 刊期: 2009- 08
-
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癌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感染率均高于胃底腺息肉,且其可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
作者:张贺军;丁士刚;金珠;崔荣丽 刊期: 2009- 08
-
复方黄柏液对大鼠TNBS结肠炎的治疗机制探讨
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肖军;贺文成;李瑾;夏冰 刊期: 2009- 08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
者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程健;孙静;周文三;严晓敏;刘勇;许林;吴静;林丽;吴超 刊期: 2009- 08
-
不同时间作肠道准备的肠道清洁质量比较
高于早晨服药组(5.2±1.2对4.5±0.9,P......
作者:李晓波;陈慧敏;戈之铮 刊期: 2009- 08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雷贝拉唑52周维持治疗的多中心随访研究
抑酸药类型和用药方式无明显差异.不同用药方式间患者的严重反流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刘晓红;杨希林;柯美云;宋志强;袁耀宗;罗金燕;侯晓华 刊期: 2009- 08
-
肝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补充来源的研究进展
肝星状细胞(HSC)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MFB)并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被认为是肝纤维化的核心机制.但新近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中的MFB有相当多的补充来源,包括骨髓源性纤维细胞进入受损肝组织,循环中的单核细胞亚群向纤维细胞分化,以及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等.这些发现扩充了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并可能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作者:袁姝华;陆伦根 刊期: 2009- 08
-
5-羟色胺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内脏高敏感性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由于缺少明确的结构和生化改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目前认为内脏高敏感性和胃肠道动力异常是IBS的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探索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机制成为IBS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5-羟色胺(5-HT)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5-HT相关制剂用于IBS的治疗已取得一定疗效.5-HT在内脏高敏感性形成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IBS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和......
作者:张丽妍;陈胜良 刊期: 2009- 08
动态资讯
- 1 PAP-M6P与RGDY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功能的联合干预作用
- 2 Periostin过表达诱导人胃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 3 22例伪膜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 4 几种培养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
- 5 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氯吡格雷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影响
- 6 Periostin基因过表达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 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8 蛇孢菌素A对人直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9 棕榈酸对雨蛙肽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10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11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运动
- 12 siRNA沉默CXCR4基因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3 甜菜碱对鹌鹑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影响
- 14 三叶因子3与肠道炎症性疾病
- 15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 16 p28GANK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7 吗啡引起术后肠梗阻的机制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8 生存素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凋亡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19 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病的诊治新概念
- 20 微生态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