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14C-尿素呼气试验假阴性原因探讨
背景: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敏感性、特异性高且为非侵入性,已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然而假阴性结果的存在将影响诊断准确性。目的:探讨14C-UBT结果出现假阴性的可能原因,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明确14C-UBT结果为假阴性的患者82例,同期813例14C-UBT结果为真阳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
作者:高峰;李文晓 刊期: 2015- 03
-
生白术对高原缺氧大鼠小肠运动和5-HT4受体的影响
背景:急进高原缺氧引起的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发病率较高,目前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相关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大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及生白术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3500m和5000m海拔模型组以及相应海拔曲美布汀、生白术干预组。6组造模大鼠置于相应海拔低压低氧舱中并予相应药物溶液或0.9%NaCl溶液灌胃3d。3d后所有大鼠于墨汁灌胃......
作者:陈嘉屿;刘德科;吴红梅;刘熙钰;王彪猛;马强;许英 刊期: 2015- 03
-
乙酸染色靶向活检诊断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自身对照研究
背景:Barrett食管(BE)中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可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得到诊断。目的:评估普通内镜下乙酸染色靶向活检对BE中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4年11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内镜下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上皮化生的患者100例,普通内镜下行乙酸染色,于黏膜形态异常处取多点活检,其余BE黏膜常规间隔1~2cm取四象限活检,比较乙酸染色靶向活检和四象限活检对......
作者:丁佳;周磊;孙一骏;高建萍;王虹 刊期: 2015- 03
-
5-氨基水杨酸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UcCRC)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的并发症,5-氨基水杨酸(5-ASA)能降低UcCRC的发生风险。目的:探讨5-AS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明确5-ASA对UcCRC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0、10、20、30、40mmol/L)5-ASA作用于HT-2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
作者:邓勇彬;王承党 刊期: 2015- 03
-
克罗恩病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变化与炎症标记物的关系
背景:克罗恩病(CD)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T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目的:研究C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与炎症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CD患者(活动期14例和缓解期12例)和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并分析与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ESR、CRP、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
作者:袁柏思;金鑫鑫;路又可;刘炯;王少东;王震凯;吴琳;汪芳裕 刊期: 2015- 03
-
肠道菌群生态失衡与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IBS时存在肠道菌群生态失衡,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此种失衡可能与IBS的发生有关。新近研究发现对于感染后IBS(PI-IBS),以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正常比率可取得显著疗效,证实肠道菌群在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生态失衡与IBS的关系以及相关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15- 03
-
肠肝循环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如革兰阴性细菌过度生长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内毒素通过肠肝循环在肝脏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肠肝循环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清清;陆伦根 刊期: 2015- 03
-
环境因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发展,对IBD的了解有所深入,但其确切致病因素仍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环境、免疫、微生物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吸烟、维生素D、性激素、情绪、饮食与IBD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本文就环境因素在IB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小剑;赵靓(综述);孟立娜(审校) 刊期: 2015- 03
-
肝再生研究进展
肝脏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在受损后能基本维持原有体积甚至功能的再生能力。肝细胞以其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在肝再生过程中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肝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限和(或)肝细胞需求明显增加时,肝脏内其他细胞亦可能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肝再生。深入研究肝再生过程中肝脏内不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肝脏再生的了解,为各种晚期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冯仁鑫;邓星;张新;谢渭芬 刊期: 2015- 03
-
肠道菌群在肠道稳态和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不可治愈性和易复发性。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BD发病中的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肠道菌群在肠道稳态和IB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迎娣;张红杰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干扰素-γ基因转导前后人肝癌细胞HepG1表型变化及基因表达图谱差异的研究
- 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 3 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
- 5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6 胰腺癌的动物模型研究
- 7 重视肠镜检查方法,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 8 慢性便秘的治疗
- 9 组蛋白修饰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 10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合并癌变1例
- 11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 12 消化系统结核诊断方法现状和进展
- 13 胚胎干细胞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 14 蛋白质组学在胃癌生物学标记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 CMTM3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6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4水平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 17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进展
- 18 胶囊内镜和器械辅助式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 19 炎症性肠病的基因治疗
- 20 低分子量肝素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