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饮酒对小肠菌群的影响
背景:慢性饮酒后常伴有小肠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但是否会引起肠道内环境和肠黏膜菌群的改变目前还不清楚.目的:探讨慢性饮酒后大鼠小肠菌群及其菌量的改变.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乙醇组、慢性乙醇恢复组和急性乙醇组,每组8只.慢性乙醇组饮用25%乙醇6个月;慢性乙醇恢复组饮用25%乙醇6个月后再饮水6个月;急性乙醇组以25%乙醇按每日7-5g乙醇/kg体质量连续灌胃3d.行小肠黏......
作者:王海英;李静;周超;刘瑞;唐承薇 刊期: 2007- 11
-
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观察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予常规保肝治疗和口服微生态制剂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oll样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分别以酶联免疫......
作者:华静;邱德凯;李恩灵;沈冠凤 刊期: 2007- 11
-
Smac/DIABLO过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背景:Smac/DIABLO是一种线粒体促凋亡蛋白,研究表明其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降低.目的:研究Smac/DIABLO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促凋亡机制.方法:将pcDNA3.1-Smac质粒或pcDNA3.1空质粒以脂质体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以未转染细胞作为空白对照.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mac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ac蛋白表达,Hoechst......
作者:高飞;郭文;王继德 刊期: 2007- 11
-
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荟萃分析
背景: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常低于80%,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明显.目的:系统性评价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否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益生菌根除H.pylori的随机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各项研究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OR值;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11项......
作者:童锦禄;冉志华;沈骏;萧树东 刊期: 2007- 11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变化以及益生菌的作用
背景: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紊乱是重要因素之一,益生菌对其有治疗作用,但其免疫调节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肠道菌群的调节和树突状细胞(DCs)的活化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组,每组10只,行大鼠结肠组织炎症评分和肠道菌群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
作者:戎兰;刘伟;丁伟群;蒋义斌;钟良;孙大裕 刊期: 2007- 11
-
内脏高敏感大鼠脑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fos基因表达的研究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复杂,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目的:观察内脏高敏感大鼠脑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fos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IBS的发病机制.方法:10只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以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的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模型.造模成功后4周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干各核团CGRP、c-fos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作者:吕宾;蒋霞;丁瑞峰;张璐 刊期: 2007- 11
-
多潘立酮对健康志愿者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和酸反流的影响
背景:多潘立酮作为胃肠道促动力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其对食管动力影响的研究甚少且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对健康志愿者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LESP)、食管体部运动功能、一过性LES松弛(TLESR)和酸反流的影响,明确多潘立酮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0名健康志愿者,于口服60mg多潘立酮前(基线期)和服药后分别行食管测压,每次连续测定空腹1h和餐后3h食管压力;同时行食管pH......
作者:李海霞;谢小平;侯晓华 刊期: 2007- 11
-
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背景:为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的方法,已进行了许多努力.不同研究显示肝素在UC治疗中的疗效不同.目的:评价肝素是否适用于治疗UC患者.方法:对随机对照试验行荟萃分析,比较肝素治疗和传统治疗对UC患者的疗效,计算OR值,评估试验质量和异质性,并行亚型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终纳入8项研究.肝素治疗组(包括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的疾病缓解率与传统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肝素治疗组......
作者:沈骏;冉志华;童锦禄;萧树东 刊期: 2007- 11
-
白细胞介素-23及其受体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与遗传和免疫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IL)-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的发病有关.IL-23是一个由IL-23p19和IL-12p40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属IL-12炎症因子家族成员.IL-23R的致病作用可能与通过IL-2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辅助性T细胞(Th)17-IL-17途径介导肠道免疫异常有关.在......
作者:陈斌;曾志荣;胡品津 刊期: 2007- 11
-
树突状细胞与肠道免疫调节
淋巴组织、固有层和肠上皮散布的免疫效应细胞构成了肠道免疫调节网络,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广泛分布于整个肠道免疫系统中,是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之一,参与免疫调节.由于DC在不同肠道部位、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特异性亚型,产生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即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可能对炎症性肠病(IBD)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继中;王巧民;余跃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氩离子凝固术对疣状胃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 2 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内脏高敏感性与食管下括约肌局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
- 3 胃肠肽类激素对胰腺癌的调控作用
- 4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分析
- 5 达芬奇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 6 薄荷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7 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价比较
- 8 人pEGFP-GEF-H1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9 炎症性肠病的手术时机
- 10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作用
- 11 晚期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会议通知
- 13 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 14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IL-10、IL-12分泌以及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 15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并文献回顾
- 16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17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
- 18 新世纪里胃癌的发病率能进一步降低吗?
- 19 体表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 20 40例克罗恩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