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中菌株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结局与宿主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相关.了解感染个体中菌株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阐明H.pylori感染的影响因素、致病机制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目的:研究同一H.pylori感染个体中的菌株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分别从14例临床H.pylori感染者的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从每例菌株中分离出10个单克隆菌株.从分离自另7......
作者:韩跃华;陈胜良;梁晓;徐蔚文;刘文忠;萧树东 刊期: 2004- 02
-
恶唑酮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背景: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研究,然而目前尚缺乏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恶唑酮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评估其在IBD研究中的价值.方法:予BALB/c小鼠皮肤涂搽0.2ml3%恶唑酮(溶解于100%乙醇中)2次致敏,5天后予0.15ml1%恶唑酮(溶解于50%乙醇中)灌肠.观察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变结肠的组织学改变,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
作者:王烜;欧阳钦;罗文杰 刊期: 2004- 02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小鼠轻症急性胰腺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背景:及时、有效地控制轻症急性胰腺炎可防止其向重症急性胰腺炎演变,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否减轻啮齿动物的急性胰腺炎正日益受到关注.目的:观察外源性HGF能否减轻小鼠轻症急性胰腺炎,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轻症急性胰腺炎,在制模前和制模中予各组小鼠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重组人HGF(rhHGF),部分小鼠同时皮下注射抗rhHGF单抗.根据血清淀......
作者:倪金良;袁耀宗;李彪;翟祖康;乔敏敏;章永平;傅华 刊期: 2004- 02
-
不同疾病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菌株对AGS细胞动力学的影响
背景:体内外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或触发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细胞动力学改变,而菌株的差异可导致不同的结果.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株AGS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疾病来源H.pylori菌株的细胞毒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离自胃癌和胃炎患者的H.pylori......
作者:王继恒;韩跃华;刘文忠;童菊芳;萧树东 刊期: 2004- 02
-
幽门螺杆菌依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诱导SGC7901细胞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8
背景:已知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H.pylori诱导胃上皮细胞表达、分泌IL-8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体外实验了解H.pylori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分泌IL-8的影响,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H.pylori诱导SGC7901细胞IL-......
作者:徐灿;李兆申;许国铭;屠振兴;龚燕芳;满晓华;许爱芳 刊期: 2004- 02
-
表皮生长因子对雨蛙肽联合应激诱导的大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EGF)是参与细胞增殖、成熟和再生的主要因子.目前已证实其对胃肠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促进溃疡愈合,但是罕见关于EGF在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中作用的报道.目的:观察外源性EGF对雨蛙肽联合应激诱导的大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予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内注射雨蛙肽(40μg/kg,两次注射间隔1h)联合水浸束缚应激(第一次注射雨蛙肽后开始,持续5h)诱导急......
作者:关凯;刘晓红;钱家鸣 刊期: 2004- 02
-
饮冰水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感觉的影响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冷食和腹部受凉后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和肠鸣音的改变,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IBS患者与对照者饮冰水前后内脏感觉阈值和腹部症状的差异,探讨温度刺激对IBS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测定IBS患者和对照者的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予受试者饮4℃冰水220ml,20min后重复上述测定,并连续观察1h受试者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和肠鸣音的改变情况.......
作者:左秀丽;李延青;吕国苹;匡荣光;卢雪峰;李君曼 刊期: 2004- 02
-
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和治疗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目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太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亦不十分理想.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难治性IBS发病中的作用和抗抑郁药对IBS的疗效.方法:分别对36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腹泻型IBS患者和22名健康成人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IBS患者的主要症状(......
作者:靖大道;徐敏;陈志青;张晶璟;汪佩文;蒋海飚;周怡和;王兴鹏 刊期: 2004- 02
-
热休克蛋白与胃部疾病
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组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大家族,普遍存在于细菌乃至人类体内.大多数HSP是细胞的结构蛋白,只有部分HSP可因应激而生成或生成增加.高温、缺氧、感染、创伤、中毒等应激原都可诱导HSP生成,因此HSP又称应激蛋白.近年研究发现HSP与胃部疾病关系密切,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为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施新岗;湛先保;李兆申 刊期: 2004- 02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传统的二维超声主要是反射波和散射波成像,须依靠肉眼分析图像的回声强度,对灰阶变化的分辨力有限,评价的主观性较大,且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一种可对正常和病变组织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本文对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backscatter,IBS)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肝脏和肝外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
作者:彭梅;李继强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例
- 2 人结肠癌组织中肿瘤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3 色素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作用
- 4 胰管支架对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 5 核因子-κB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6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的研究
- 7 非编码RN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
- 9 CD40、PI3K、p-Akt、VEGF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 10 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 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12 薄荷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13 舒尼替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现状
- 14 二甲双胍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和迁徙的影响
- 15 消化性溃疡合并胃癌53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 16 20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17 乌梅丸对结肠炎大鼠δ阿片受体、β-抑制蛋白1、Bcl-2表达的影响
- 18 全国首届Barrett食管诊断和治疗研讨会会议纪要
-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 20 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雷贝拉唑抑酸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