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2年第11期文章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目前中国使用广泛的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药物.目的:系统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中国FD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有关比较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FD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行质量评分,应用RevMan5.0软件行Meta分析.结......

    作者:冯晨晨;颜秀娟;陈胜良 刊期: 2012- 11

  • 肥大细胞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表达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意义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食管黏膜暴露于酸或胆汁引起的肥大细胞(MC)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以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相关通路参与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人MC上可能存在PAR-2,但尚未见两者在GERD中关系的报道.目的:研究GERD患者食管黏膜上皮中的MC数量和PAR-2表达情况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明确两者在GER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糜烂性食管炎(EE)、3......

    作者:高欣;张振玉;徐兆军;姜宗丹;陈菲菲;王劲松 刊期: 2012- 11

  • 维生素D3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作用

    背景:维生素D(VitD)对炎症性肠病(IBD)的免疫调节作用日渐受到关注.目的:探讨VitD3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6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TNBS组、5-ASA组、不同剂量VitD3组及其联合5-ASA组、活性VitD3组及其联合5-ASA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10组以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造模后24h,各组以不同药物灌胃进行干预.造模第10......

    作者:谭蓓;戴张晗;吕红;王鸥;杨红;钱家鸣 刊期: 2012- 11

  • 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黏膜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可能与分子异常改变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已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疾病,但较少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黏膜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以樟脑丸特殊气味作为条件刺激、结直肠扩张结合经典的肢体束缚作......

    作者:丁莺;吕宾;孟立娜;范一宏;沈雁 刊期: 2012- 11

  •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背景:目前已明确高三酰甘油血症(>11.3mmol/L)可引起急性胰腺炎(AP)发作或复发.随着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高脂血症性AP病例日益增多.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HL-SAP和胆源性SAP(BSAP)病例,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

    作者:宋菁婧;孟立娜;施琳琳 刊期: 2012- 11

  • 替普瑞酮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p16、TGF-β1表达的影响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胃癌癌前状态,预防和阻止其向胃癌进展是一个重要临床问题.目的:观察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CAG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1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CAG模型组(n=25)和替普瑞酮干预组(n=25),后两组以幽门螺杆菌悬液和乙醇-水杨酸钠溶液灌胃制备CAG模型,替普瑞酮干......

    作者:张红珠;张琪;张翠萍;孙向红;王辉明 刊期: 2012- 11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关系的研究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肠黏膜屏障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是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AP肠黏膜屏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HMGB1与AP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12月~200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确诊的AP患者80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8例,......

    作者:张伟杰;徐桂芳;田志强;吴国忠;邹晓平 刊期: 2012- 11

  • 晚期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5年存活率仅5%.吉西他滨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佳药物,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疗法广泛用于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一旦吉西他滨治疗失败,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替代方法.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包括联合化疗、区域性动脉灌注、靶向放疗、HIFU、冷冻治疗、PDT等,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双;徐雷鸣 刊期: 2012- 11

  • 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

    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结构.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从而诱导肿瘤发生,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发生风险指标.然而肿瘤组织取材存在获取时机晚、创伤性大等问题,而肿瘤替代组织易于获取且创伤性小,因此检测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有望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新手段.近年来关于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蔡敏;李力;王睿;王斌;程烽涛 刊期: 2012- 11

  • 消化系统结核诊断方法现状和进展

    消化系统结核为常见肺外结核,目前常规结核病诊断方法如抗酸杆菌Ziehl-Neelsen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X线检查等对消化系统结核的诊断均有一定局限性.免疫学试验干扰素-γ(IFN-γ)释放测定尤其是T-SPOT.TB是新潜伏性结核感染诊断技术,可用于可疑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TST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对常见消化系统结核的传统和现代化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杨莉;王巧民 刊期: 20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