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和疗效的影响因素
背景:糖尿病(DM)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研究热点。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10月经胃镜确诊为RE的老年患者200例,并分为T2DM伴RE组(T2DM组)和单纯RE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RE内镜分级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分析T2DM组DM病程和血糖控制......
作者:周旭萍;何荣海;全红;钟义春;周樱;王剑梅;涂湘华 刊期: 2014- 12
-
糖尿病患者胃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以及收缩蛋白表达与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背景:糖尿病性胃轻瘫(DGP)与平滑肌细胞(SMC)病变有关,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此病变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胃SMC超微结构的变化,分析收缩蛋白表达与AGE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胃肿瘤行胃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全层胃组织,DM和非DM患者各15例,分别作为DM组和对照组。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MC超微结构,......
作者:王庆娥;朱滢;王云;孙晓萌;林琳 刊期: 2014- 12
-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与单次口服肠道准备方案的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比较
背景:结肠镜检查是公认的结直肠检查的金标准,而良好的肠道准备是检查成功的前提条件。目的: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EG-ES)分次与单次口服作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案的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方法:连续纳入427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无症状个体,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检查前夜和检查前4h分别口服1.5LPEG-ES,B组于检查前5h口服3LPEG-ES,评估、比较两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
作者:蒋淼;田培营;李欢庆;卜淑蕊;樊晓明 刊期: 2014- 12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腔酸感的临床研究
背景:临床实践中,部分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除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外,尚有“晨起口腔酸感”主诉,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尚少。目的:探讨RE患者口腔酸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具有典型反流症状并经内镜检查证实为RE的患者52例,根据是否存在“晨起口腔酸感”主诉分为口腔酸感组和非口腔酸感组,分析两组食管测压和24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另选取......
作者:晋弘;张莉莉;赵威;赵春山;么琦;李婷;王邦茂 刊期: 2014- 12
-
联合应用巴氯芬、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背景:对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反应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国内主要联合多种药物治疗rGERD患者,但巴氯芬的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巴氯芬联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rGERD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4年4月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72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莫沙必利5mgtid+巴氯芬5mgtid......
作者:吴登峰;黄中华;陈思杰 刊期: 2014- 12
-
内镜技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其中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CAG的典型特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内镜技术被应用于CAG的诊断。本文就普通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CA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苏振华;张健康 刊期: 2014- 12
-
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是妊娠期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子宫增大引起的腹内压增高、胃肠动力改变等。妊娠期疾病的诊治具有特殊性。多数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可减轻,用药时可按照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的顺序升序治疗。多数孕前无症状的患者在分娩后病情即可缓解。......
作者:原林 刊期: 2014- 12
-
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中经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间质-上皮转化后终形成各类组织器官,目前研究多集中于EMT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本文对EMT与胃炎、胃黏膜屏障、胃癌启动、侵袭转移、耐药、免疫逃逸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胃癌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戴金锋;王霄腾;陈超英;吕宾 刊期: 2014- 12
-
内镜技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全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GERD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和外科手术,但GERD患者多数需长期服药、且外科术后并发症较多。内镜技术是治疗GERD的微创方法,可安全、有效改善GERD症状,特别是Stretta射频治疗、内镜下经口无创胃底折叠术(TIF)以及LinX抗反流系统等。本文就内镜技术在治疗G......
作者:葛建超;王云;谭佳成;王颖;林琳 刊期: 2014- 12
-
胃癌发生、发展和治疗相关microRNAs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0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表达紊乱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其靶基因调节异常,从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胃癌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s及其作用靶点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以及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就胃癌相关miRNAs及其作用靶点以及靶向miRNAs在胃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梦舟;崔越宏;刘天舒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血清胆碱酯酶和补体C3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2 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 3 PARP-1和caspase-3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 4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16例分析
- 5 肝糖原贮积病Ⅰ型合并肝腺瘤1例
- 6 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和免疫功能分析
- 7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科治疗进展
- 8 p27kip1腺病毒重组体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9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进展
- 10 胃肠道黏膜低度炎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 11 硫唑嘌呤引起的药物性胰腺炎1例
- 12 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泡毒素活性的关系
- 13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 14 丁酸盐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 15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
- 16 蠕虫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 17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
- 19 118例小肠出血临床回顾性分析
- 20 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小肠黏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