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miR-483-3 p对结直肠癌DLC1基因表达的影响

    背景:抑癌基因表达抑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些microRNAs可通过调节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发生。目的:探讨miR-483-3p对结直肠癌肝癌缺失基因1(DLC1)表达的靶向调节作用。方法:纳入2012年10月~2013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6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的DLC1表达,qRT-PCR检测miR-483-3p表达。构建含DLC......

    作者:蒋菁蕊;刘媛;吴少亘;曹望森;崔恒宓;于成功 刊期: 2014- 07

  • 活性氧在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背景:芬维A胺可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其抗肿瘤活性已在众多体内外实验和临床化学预防试验中得到验证。前期研究发现芬维A胺能体外诱导人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但确切机制不明。目的:探讨ROS在芬维A胺诱导人HC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抗氧化剂维生素E、芬维A胺单独或联合处理人HCC细胞株Huh-7,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ROS,CellTiter-Glo......

    作者:吴小琴;杨辉;魏宜胜;李爱群;钟赟;苏杭;丁元伟;林漫鹏 刊期: 2014- 07

  • FANCD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背景:范科尼贫血(FA)是一种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由调节DNA损伤的FA通路相关基因突变引起,以先天畸形、骨髓衰竭以及高度肿瘤易感性为主要表现。目的:探讨范科尼贫血互补群D2(FANCD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新鲜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手术切除标本56例;纳入2008年1月~2009年4月于广州市第一......

    作者:刘超;高军丽;乐贻军;钟雄平;陈业金;王红 刊期: 2014- 07

  • 含进展组织腺瘤在结直肠微小息肉中的检出率

    背景:新近,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提出了PIVI策略,建议对结直肠微小息肉(≤5mm)采取“预测、切除、丢弃”策略。该策略能否实施取决于微小息肉中含进展组织腺瘤(指含≥25%的绒毛成分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下浸润癌的腺瘤)的检出率。目的:调查含进展组织腺瘤在结直肠微小息肉中的检出率。方法:纳入2013年1~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并检出息肉的患者。记录息肉大小、部位、形态等信息,切除......

    作者:康海锋;李海燕;朱凌音;张晶晶;李晓波 刊期: 2014- 07

  • 整合素对胰腺癌细胞的调节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整合素作为细胞黏附受体家族成员,通过双向变构调节信号转导,介导细胞与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并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调节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以整合素为靶点的细胞学和动物研究表明,靶向整合素能有效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药物治疗效果,这些发现为胰腺癌的临床诊治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和发展方向。......

    作者:贺思佳;徐雷鸣 刊期: 2014- 07

  • 黏蛋白MUC1与幽门螺杆菌

    黏蛋白作为胃肠道黏液层中的重要成员,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黏蛋白MUC1参与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机制,了解黏蛋白MUC1与Hp关系对预防Hp感染和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黏蛋白MUC1与Hp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崔小强;郭爱华;高玉强;战淑慧 刊期: 2014- 07

  • 降钙素原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可分为轻度AP(MAP)、中度AP(MSAP)和重度AP(SAP)。MAP、MSAP多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而SAP常伴有诸多局部和(或)系统性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及早判断AP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肽物质,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可用于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近年来,PCT在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就PCT与......

    作者:耿盼盼;丁岩冰 刊期: 2014- 07

  • 胃肠道微生态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消化、吸收、代谢、免疫以及抑制病原菌定植中起重要作用,胃肠道微生态紊乱与胃肠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胃肠道微生态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胃肠道微生态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琳;张国新 刊期: 2014- 07

  • 窄带成像内镜下诊治食管上段颗粒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病例:患者男,45岁,因“上腹隐痛不适1周”于2013年3月16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以空腹明显,进食后缓解。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给予奥美拉唑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于2013年6月16日要求复查胃镜,采用高清窄带成像(narrowbandimaging,NBI)内镜检查示食管上段距门齿约18cm处可见一约0.6cm×0.8cm大小隆起性病......

    作者:徐显林;邹冬梅;李海军;刘翠青 刊期: 2014- 07

  • LncRNAs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能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lncRNAs在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对lncRNAs的研究将为这些疾病发生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在简要介绍lncRNAs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军;李善高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