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结直肠息肉具有共同的发病因素,研究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目的:比较合并NAFLD与非NAFLD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73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息肉分布部位、数量、形态、大小、病理学诊......
作者:俞骁珺;谢玲;周郁芬;袁晓琴;许兰涛;吴云林;陈平 刊期: 2018- 07
-
国产分光内镜对结直肠微小息肉诊断价值的研究
背景:结肠镜检出的结肠息肉中微小息肉所占的比例高,国产分光内镜复合分光染色(CBI)内镜与窄带成像(NBI)技术同样具有分光染色功能.目的:探讨国产CBI内镜应用NICE分型诊断结直肠微小息肉的价值以及不同资质的内镜医师应用CBI技术的稳定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735例患者的707枚结直肠微小息肉,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不同资质的内镜医师(NBI使用年......
作者:谷硕;高云杰;赵韫嘉;龚帅;陈海英;李晓波;戈之铮 刊期: 2018- 07
-
BRD4和MMP-1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溴结构域蛋白4(BRD4)已被证实参与了细胞恶性转化以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探讨BRD4、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进展期胃癌组织83例、早期胃癌组织45例、胃癌前病变组织42例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组织3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D4、MMP-13表达,分析进展期胃癌组织中......
作者:杨阳;张舒;周思琦;杨杰;吕瑛;邹晓平 刊期: 2018- 07
-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巯嘌呤类药物与单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背景: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IFX)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复发、并发症等.目的:系统评价IFX与巯嘌呤类药物(AZA或6-MP)联合治疗IB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ScienceDirect数据库,纳入IFX联合AZA/6-MP与单药治疗IB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
作者:吕翠翠;吕树振;周传波;王华;沈骏 刊期: 2018- 07
-
IGFBP-2、IL-8和C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背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提高整体生存率,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有望提高筛查效率.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白细胞介素8(IL-8)和癌胚抗原(CEA)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抗体芯片检测1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6名正常人血清中13种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以液相悬浮芯片进一步验证8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4名......
作者:顾静莉;李文娜;曹勤;黄融;马嘉骅;顾伟威;张庆华;范竹萍;宋凯 刊期: 2018- 07
-
肠-肝轴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肝胆系统症状是其常见的肠外表现.肠道与肝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称之为“肠-肝轴”.研究发现,胆汁酸肠肝循环异常、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以及淋巴细胞归巢紊乱可能通过肠-肝轴参与IBD的发病.本文就肠-肝轴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施莹莹;陈颖伟 刊期: 2018- 07
-
胃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且是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胃上皮内瘤变(GIN)作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对早期发现、干预并防控胃癌发生有重要意义.近年在GIN的概念演变、发病机制、生物学特征、治疗策略如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随访、内镜治疗等领域有较多研究.本文就GI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艳秋;邹晓平 刊期: 2018- 07
-
放射性肠炎肠黏膜屏障损伤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着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逐年增高.放射性肠炎可能会严重损害肠功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已成为影响放疗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规范的放射性肠炎防治措施.肠黏膜屏障是肠道抵抗外界损伤的第一道天然防线,与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密切相关.本文就放射性肠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中秋;王清鑫;袁智勇 刊期: 2018- 07
-
肠易激综合征生活方式和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l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IBS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研究表明,IBS症状与患者生活方式和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和饮食调节已成为治疗IBS的重要方法.本文就IBS生活方式和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覃弦;宋军;侯晓华 刊期: 2018- 07
-
与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表现相似的食管碳末沉积病1例
病例: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腹胀伴呃逆数月于2016年9月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2016-09-29胃镜检查示距门齿约25cm食管3点钟方向见憩室样结构,憩室中央有息肉样隆起性病灶,大小约1.0cm×1.0cm(图1A),活检病理示炎性息肉伴鳞状上皮轻度增生.2016年12月拟行内镜治疗时于距门齿约25cm处见隆起性病灶,表面分叶状,基底部不清,见灰黑色改变,大......
作者:周郁芬;袁晓琴;陈平;徐莹;罗芳秀;吴巍;吴云林 刊期: 2018- 07
动态资讯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诊断和评估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和精神心理状况的调查
- 3 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应用
- 4 营养支持疗法在短肠综合征中的应用
- 5 高压氧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6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
- 7 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 8 维生素D3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作用
- 9 胰源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临床分析
- 10 PPARα、PPARγ在左卡尼汀改善结肠癌小鼠恶病质中的作用
- 11 血红素氧合酶与Cajal间质细胞在糖尿病大鼠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
- 12 神经调控通路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一)
- 14 15-PGDH抑制剂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和COX-2表达的影响
- 15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
- 1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的变化
- 17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 18 胶囊结肠镜的临床应用
- 19 胃癌组织中记忆T细胞与TNM分期关系的研究
- 20 EYA4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