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肠轴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以脑-肠轴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参与IBS发病的观念被广泛接受。由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介导的脑-肠双向调节通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局部稳态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中任一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稳态平衡破坏而诱发IBS。本文就脑-肠轴失调在IBS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磊;宋军;侯晓华 刊期: 2014- 11
-
肠道菌群调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态系统对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参与人体各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益生菌制剂和粪便菌群移植技术因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成为当今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肠道菌群调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静;孙剑勇 刊期: 2014- 11
-
猫抓样结肠
猫抓样结肠(CSC)是一种新近命名的内镜下特征性病变,病变于结肠镜检查中出现,好发于盲肠和升结肠,表现为红色、线形黏膜撕裂,发生机制被认为是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腔内注气过多所致的结肠黏膜气压伤,并可能有其他机制合并参与。CSC病变可见于胶原性结肠炎、转流性结肠炎或合并其他非肠道原发疾病或状态。随着临床医师对该命名的认可,相关报道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复习现有相关文献,旨在更好地了解这一病变。......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 刊期: 2014- 11
-
结直肠癌肝转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参与的过程,涉及诸多基因、分子的变化,对相关物质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风险。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盛能全;王志刚 刊期: 2014- 11
-
胃钙化性纤维性假瘤2例并文献复习
病例1:患者男,49岁,因“呕血4h”于2009年2月21日入院。患者4h前于劳作时突发呕吐2次,呕吐物为咖啡渣样液体,量约300g,伴晕厥1次,数分钟后自行清醒,无黑便,无腹痛、腹胀,无头痛、头昏,无肢体抽搐。既往体健,否认肿瘤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9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作者:彭金榜;林佳佳;叶丽萍;郑海红;阮雪玲 刊期: 2014- 11
-
Ki-67在直肠类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直肠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目前对直径1~2cm的直肠类癌的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目的:检测Ki-67在直肠类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直肠类癌内镜切除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直肠类癌,肿瘤直径<1.5cm、行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患者83例,分析其病例资料,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
作者:陈平;江明万;于双;石丹;田德安 刊期: 2014- 11
-
药物性肝损伤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DIL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免疫因素参与DILI发病的新研究成果,探讨免疫因素参与DILI发病的机制,并比较免疫介导的DILI与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异同。DILI免疫学研究的开展对DILI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璐;王邦茂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诊疗的研究进展
- 2 结直肠癌的筛查
- 3 低FODMAP饮食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4 胃癌起源于骨髓来源细胞
- 5 肠黏膜屏障改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 6 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
- 7 早期肠内高营养治疗对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白细胞介素-2系统水平的影响
- 8 热水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
- 9 Nesfatin-1的研究进展
- 10 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 11 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应用
- 12 66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 13 肠易激综合征诊治共识意见
- 14 感染后内脏高敏感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树突细胞对CD4+T细胞的作用
- 15 低分子量肝素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 16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P物质和黏蛋白2表达的影响
- 17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干预胃癌生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18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功能和形态变化的研究现状
- 19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 20 FTY720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