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Barrett食管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
背景: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埃索美拉唑对BE患者抑癌基因APC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69例BE患者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和APCmRNA表达在埃索美拉唑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治疗前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B......
作者:宋明全;常英;朱金水 刊期: 2009- 09
-
5-aza-dC和丁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背景:表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胃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内容.目的:探讨表遗传学调控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Runx3、p21WAFI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并分为5.氮-2'-脱氧胞苷(5-aza-dC)组、丁酸钠组、5-aza-dC+丁酸钠组和对照组.以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以逆转录聚合酶......
作者:沈玉玲;陈卫昌;高楠 刊期: 2009- 09
-
胡黄连苦苷Ⅱ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背景:胡黄连苦苷Ⅱ可治疗急性肝损伤,但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尚不明.目的:探讨胡黄连苦苷Ⅱ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胡黄连苦苷Ⅱ治疗组和胡黄连苦苷Ⅱ对照组.造模第8周.处死大鼠.以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
作者:李爽;周康年;陈锡美 刊期: 2009- 09
-
骨桥蛋白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
背景: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促进细胞黏附和迁移.近年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浆OPN水平升高,患者结肠黏膜中可检出OPN表达.目的:了解OPN在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检测53例溃疡性结肠炎(UC)、62例克罗恩病(CD)和15例源自结肠腺瘤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中OPN的表达.......
作者:陈凤媛;刘红春;陈世耀;练晶晶;宿杰阿克苏;纪元 刊期: 2009- 09
-
经皮冷冻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背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率低,其他疗法效果亦欠佳.目的:探讨经皮冷冻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超声或CT引导下,对3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经皮冷冻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326例患者共接受526次经皮冷冻治疗.治疗后3个月,基线CEA水平升高者中77.6%降至正常范围.280例接受CT随访者中,冷冻病灶完全反应(CR)者14.6%.部分反应(PR)41.1......
作者:徐克成;牛立志;穆峰;周亮;胡以则;杨大明;左建生 刊期: 2009- 09
-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背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是临床难题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革新,OGIB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目的:评价胶囊内镜诊断OGI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3年5月~2008年4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OGIB患者的资料.结果:胶囊内镜的OGIB总检出率为82.6%(228/276).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7.5%(214/276).其中以血管动静脉畸形(AVM)为常见.其次为小肠占位......
作者:卢晓云;李运红;邹晓平;徐肇敏;吕瑛;张晓琦;于成功 刊期: 2009- 09
-
双料喉风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背景:双料喉风散为常用中成药,通过向口咽部直接喷洒治疗口咽炎症和溃疡疗效肯定且安全.目的:通过与糖皮质激素灌肠比较,观察双料喉风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直肠炎(U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入组UP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口服美沙拉秦的基础上分别予双料喉风散和地塞米松灌肠,疗程8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血便临床评分和内镜、组织学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随访停......
作者:陈白莉;高翔;张芳宾;杨莉;杨荣萍;胡品津 刊期: 2009- 09
-
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瘦素表达的影响
背景:瘦素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拮抗剂可降低大鼠脂肪组织瘦素的合成和分泌.目的:探讨AT1R拮抗剂缬沙坦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raguc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缬沙坦预防组,后两组腹腔注射猪血清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缬沙坦预防组大鼠于造模开始后每天予缬沙坦(30mg/kg)灌胃.造模第10周处死大鼠,行HE染......
作者:潘亮;沈波;杨大明;胡东梅;黄剑飞;孟宪镛 刊期: 2009- 09
-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检测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作用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硫唑嘌呤(AZA)/6-巯基嘌呤(6-MP)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而AZA/6-MP广泛用于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TPMT的活性/基因型与AZA/6-M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进行TPMT活性/基因型检测有可能预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指导个体化治疗.......
作者:董显文;郑青;冉志华 刊期: 2009- 09
-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
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致死亡的原因中位居第二位,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动物研究显示根除H.pylori,特别是在早期阶段,能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部分病例通过根除H.PYLORI可阻止胃癌前病变的发展并可能使其逆转.新研究表明根除H.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对无萎缩或肠化生者可能尤其有效.本文就根除H.pylori在预防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霞;柏愚;李兆中 刊期: 2009- 09
动态资讯
- 1 益生菌制剂VSL#3对溃疡性结肠炎诱导缓解作用的系统评价
- 2 K-ras基因点突变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 3 胆石病的内科治疗
- 4 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DNA含量和增殖活性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 5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
- 6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 7 色素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作用
- 8 信号传导抑制剂STI-571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现状
- 9 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分类、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
- 10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11 胶囊内镜对小肠憩室的诊断价值
- 12 Flush刀和SB刀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临床应用
- 13 Periostin基因过表达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
-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16 非编码RNA在Barrett食管中作用的研究
- 17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 19 三叶因子1在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表达
- 20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特点和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