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核因子-κB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为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在NAFID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核因子(NF)-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枢纽作用.NF-κB与NAFLD的关系密切,对NF-κB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NF-κB的生......
作者:王玉刚;施敏;陈锡美 刊期: 2007- 10
-
非甾体抗炎药及其相关胃肠疾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随着NSAIDs临床应用的增多,其相关不良反应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其中常见的是胃肠道不良反应.本文从NSAIDs的作用机制出发,对NSAIDs相关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作者:吴炜烽;吕宾 刊期: 2007- 10
-
幽门螺杆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后,宿主会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表现为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在这些不同的细胞类型中,T淋巴细胞对清除H.pylori感染起为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结果提出了H.pylori与宿主免疫对抗的可能机制,并发现H.pylori在宿主体内持续定植可能与空泡形成细胞毒素A(VacA)和脂多糖(LPS)有关.本文就VacA和LPS对免疫应......
作者:周妍;姚玉峰;郭晓奎 刊期: 2007- 10
-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意义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尤其是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各类细胞因子在IBD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晨曲;靖大道 刊期: 2007- 10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
背景: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tid和硝酸异山梨酯10mgtid,对照组予硝苯地平10mgtid和硝酸异山梨酯10mgtid,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
作者:税典奎;丁芳 刊期: 2007- 10
-
幽门螺杆菌致癌作用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特别是CagA+株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对H.pylori致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胃黏膜H.pylori感染可增加胃癌的易感性,导致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mtMSI)和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使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Ⅰ、COXⅡ、COXⅢmRNA表达下调,Bid和Bax表达上调.提示H.pylori通过线粒......
作者:房殿春 刊期: 2007- 10
-
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误诊和误治
缺血性结肠炎(IC)是常见的胃肠道缺血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流减少均可引发本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和内镜表现与炎症性肠病相近,很易延误诊断.综合以下特点:高龄发病、症状与体征不一致、既往有血管疾病史、结肠镜所见病变与正常肠黏膜分界清楚且很少累及直肠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经禁食、补液、扩容、停用可疑药物、应用抗生素和有效的扩张血管药物等内科治疗,半数以上患者可获痊愈.坏疽型病例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TLR4/NF-κB信号通路分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2 血清CA19-9水平在良性胆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53、p16和bcl-2基因的表达
- 4 肠三叶因子对肠黏膜保护与修复的研究
- 5 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CD4+CD25+T细胞的影响
- 6 他汀类药物的抗癌作用与食管癌防治
- 7 胃肠道间质瘤诊疗进展
- 8 白藜芦醇抗结肠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 9 超声内镜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 10 A型肉毒毒素胃壁注射对大鼠胃排空和胃肌电的影响
- 11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关系
- 12 APRI、FIB-4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 13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5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与肝硬化的鉴别
-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7 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
- 18 肝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 19 粪弹性蛋白酶-1试验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中的意义
- 20 结直肠肿瘤样病变内镜活检与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