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十年回顾:1994~2005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位居第四的常见恶性肿瘤,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大规模人群普查资料表明,35岁以上的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24~32/10万(不含香港和台湾地区)[1~3].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癌5年存活率不足10%[2,4].目前各国结直肠癌的术后5年总体存活率均不高,具体为北美61%,撒哈拉37%,日本57%,中......
作者:王继恒;李世荣 刊期: 2006- 04
-
白细胞介素家族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病(CD).根据所分泌细胞因子和介导免疫功能的不同,CD4+T细胞可分为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两型,Th1细胞以分泌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等为主,Th2细胞以分泌IL-4、IL-10、IL-13等为主.Th1/Th2细胞亚群失衡一直被认为是IBD的发病机制之一.CD主要是Th1型疾病,而UC主要是Th......
作者:陆丽华;冉志华 刊期: 2006- 04
-
慢性胃炎的萎缩诊断标准和分期分级
慢性胃炎中炎症和萎缩的程度、范围、部位分布与病因和宿主的反应性有关,且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联.如何将胃黏膜活检的全部信息向临床传达,以利于估计疾病的程度和发生胃癌的危险性,现在还缺乏标准化的报告格式,对于萎缩的诊断标准在病理学家中也仍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由病理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小组--萎缩联谊会2000(AtrophyClub2000)在1998~2000年间对胃的萎缩和肠化进行了病......
作者:施尧 刊期: 2006- 04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为3.5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后约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
作者:斯崇文 刊期: 2006- 04
-
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上消化道功能紊乱、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故对RE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确诊的RE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联合治疗,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白学松;张业琼;严明确 刊期: 2006- 04
-
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一)
虽然目前亚太地区尚无炎症性肠病(IBD)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但一系列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呈滞后现象,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仍较克罗恩病(CD)高.除地域差异外,在一些多民族国家中,IBD尚可见种族差异.亚太地区IBD的遗传背景有异于西方国家,如据报道该地区CD患者未检出NOD2/CARD15变异.一般而言,该地区IBD患者的临床过程似不如西方国家严重.亚太地......
作者:欧阳钦;Rakesh Tandon;KL Goh;潘国宗;KM Fock;Claudio Fiocchi;SK Lam;萧树东;张虎;梁红亮;王玉芳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乳糜泻诊断新进展
- 2 老年人大肠息肉恶变的临床分析
- 3 卡托普利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 4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 5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现状
- 6 炎症性肠病血管累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 7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 8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 9 消化道上皮性肿瘤新国际分类(维也纳分类)
- 10 第十三届世界胃肠病学会议纪要
- 11 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动物模型
- 12 胡黄连苦苷Ⅱ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 13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远期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 15 2008-2017年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临床变迁分析
- 16 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 17 细小病毒H-1感染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8 慢性饮酒对小肠菌群的影响
- 19 肠系膜与克罗恩病的关系
- 20 高纤维膳食对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