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5年第11期

掌握发病新机制,有效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

李海

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出血, 内脏, 血流动力学
摘要: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在近30余年间明显下降,主要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前向血流”学说和内脏血管张力理论对进展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的阐述,并为临床治疗带来了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特利加压素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上述药物与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注射等方法一起,为大幅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死亡率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近15年来,在细胞分子水平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内脏血流增加、肝窦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血管再生机制的深入了解,为今后更有效地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提供了许多针对发病机制关键靶点的新型候选药物。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疗效良好的新型药物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