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2年第4期文章
  • 骨髓间质干细胞对炎症性肠病肠上皮重建的作用机制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新方法,其可通过促进肠上皮重建修复受损组织,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相关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SCs的多向分化、分泌细胞因子、调节肠道干细胞微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新环;钟英强 刊期: 2012- 04

  •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胃癌(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率低.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GC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等.本文就进展期G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择伟;宁守斌 刊期: 2012- 04

  • 益生菌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均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摄人益生菌制剂是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功能较为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抑制致病菌定植和繁殖、修复肠上皮屏障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致癌化学物活性以及抗氧化作用等,对结直肠肿瘤产生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就益生菌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杨静;朱元民;刘玉兰 刊期: 2012- 04

  • 几种培养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

    背景:全球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其培养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H.pylori生长的影响.方法:制备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并加入脱纤维绵羊血和3种动物血清(羊、马、牛)行H.pylori培养.以细菌形态、涂片镜检、快速尿素酶试验、PCR法和菌体浓度鉴定H.pylori.结果:添加脱纤维绵羊血和动物血清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均可成功培养出H.pylori,其......

    作者:刘琳娜;丁士刚;张静;石岩岩 刊期: 2012- 04

  • 粪便钙卫蛋白在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背景:粪便钙卫蛋白(FC)对鉴别诊断肠道炎症性疾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其在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意义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FC在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6~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食管炎、食管息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胃淋巴瘤患者共47例,以1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测定FC水平.以受试者工作......

    作者:王少东;施惠;陆恒;汪芳裕;魏娟;王震凯;刘畅;袁博思 刊期: 2012- 04

  • 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动物模型

    Barrett食管(BE)和食管腺癌(EAC)在西方国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可以预见BE和EAC也将是未来威胁中国人健康的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可用于研究病因学、发病学和发病机制.本文阐述不同模型动物的食管特征,藉此反映不同动物作为BE和EAC研究模型的优势和潜力;介绍主要BE和EAC的动物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动物模型、以基因改造为基础......

    作者:房渝;任冬仁;陈浩;胡建国;陈晓欣 刊期: 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