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11年第10期文章
  • CK20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理论作为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随着细胞角蛋白(CK)20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结直肠癌的进展和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CK20在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沈焘;李云峰;李强 刊期: 2011- 10

  • 组蛋白甲基化在肿瘤低氧反应中的作用

    多数实体肿瘤内存在低氧甚至无氧区,细胞对低氧的反应主要受低氧诱导因子(HIF)调节.表观遗传在低氧反应中发挥核心作用,而组蛋白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之一,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发现证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一个可逆过程.JMJD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低氧通过上调部分JMJD蛋白,调节特定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作者:陈丽莎;傅琳娜 刊期: 2011- 10

  • 急性胰腺炎与微循环障碍

    急性胰腺炎(AP)为消化系统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关于AP与胰腺微循环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量实验研究显示微循环障碍在A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AP微循环障碍的解剖学基础、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陈翀;徐敏 刊期: 2011- 10

  •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1例

    病例:患者女,79岁,因“腹胀2年、伴中上腹隐痛6个月”于2011年5月6日人院.患者2年前进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可自行好转,故未予重视.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进食后明显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有便秘,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自发病后患者胃纳差明显,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4kg.患者曾于2011年3月于外院就诊,粪便隐血试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侧黏膜糜烂,胃角黏膜......

    作者:杨秀红;朱燕华;吴云林 刊期: 2011- 10

  • 过敏性紫癜合并腹腔囊性淋巴管瘤1例

    病例:患者男,16岁,因“反复发热伴腹痛2个月”于2011年2月26日人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患者本次入院前2月余感冒后出现颜面、手足浮肿,尿量减少.2010年12月19日于外院就诊,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泼尼松治疗.12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便,伴腹部隐痛、发热,体温高38.5℃,恶心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四肢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紫癜),......

    作者:陈丹丹;范一宏;余建法;卢良骥;韩浙;张琪 刊期: 2011- 10

  • 内镜组织黏合剂注射联合套扎序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背景:临床上对胃静脉曲张(GV)合并食管静脉曲张(EV)的内镜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选择尚未统一.目的:探讨内镜组织黏合剂注射联合套扎序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其佳时机.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内镜检查确诊为GV活动性出血合并中重度EV者纳入研究,其中26例于GV组织黏合剂注射1周后行EV套扎(A组),30例注射后立即行EV套扎(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

    作者:程文芳;施瑞华;陈晓星;丁静;陈莉 刊期: 2011- 10

  • 胃上皮内瘤变的演变和逆转治疗

    胃上皮内瘤变是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随访研究显示部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可逆的,经适当的治疗,大部分可以消退,仅少数加重或癌变.促进胃上皮内瘤变逆转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意义.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减轻胃黏膜萎缩,逆转部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延缓肠化生的发展,补充各种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可能有助于预防胃癌,但有限的临床试验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其逆转效果;环氧合酶(COX)-2有望成为治疗的靶点;中医中药......

    作者:吕宾 刊期: 2011- 10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终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NAFLD的进展形式,与肝病相关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当前,肝活检是惟一被临床广泛接受的诊断方法,可评估NASH向肝硬化进展.对NASH患者尚无确证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和公认的治疗措施.本文......

    作者: 刊期: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