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新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认为其发病与免疫、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近年IBD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IBD的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对IBD的影响、宿主防御反应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及IBD的肠黏膜屏障和内环境、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玉洁;袁耀宗 刊期: 2008- 03

  • 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及其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异常激活在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raf基因突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该突变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基因芯片、直接测序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不存在Braf基因突变,而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该突变较多见.以Braf......

    作者:周智勇;韩英 刊期: 2008- 03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影响

    背景:临床上将十二指肠乳头旁2~3cm范围内的憩室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约占十二指肠憩室的90%.JPD与胆胰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对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操作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JP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其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JPD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造影成功率、治疗性ERCP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行诊疗性ERCP患者中发现JPD67......

    作者:庄剑波;张锦华;缪连生;袁菊霞 刊期: 2008- 03

  • 重视消化系统疾病预测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冈组和生物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研究的不断深入,使预测医学走到前台.通过基因型如SNP的检测就可使我们及早预测不同个体患某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同风险,从而及早采取预防或干预措施.这些研究有助于将来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医疗,从而达到佳效果.......

    作者:郜恒骏 刊期: 2008- 03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前景可观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有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有待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机制,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可能机制进行述评.......

    作者:梁洁;王新;吴开春 刊期: 2008- 03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几乎均有慢性和(或)急性活动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使FD与慢性胃炎的鉴别更为困难,亦影响了FD患者根除H.pylori治疗的研究.罗马Ⅲ诊断标准是以症状学为主的诊断标准,FD仅发生于具有心理调节障碍的特殊易感群体,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敏感性、脑-肠轴调控功能异常以及某些神经介质和神经肽类物质分泌异常,并显示有......

    作者:刘新光 刊期: 2008- 03

  •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支持的观点

    幽门螺杆菌(R.pylori)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相当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前者强凋消化不良症状,后者则强调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根除H.pylori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退,逆转或防止萎缩/肠化生的发展,预防胃癌和消化性溃疡,与其他治疗措施相比具有费用-疗效比优势.......

    作者:刘文忠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