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热休克蛋白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肽类蛋白质,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HSPs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植物等各个物种的细胞内,生理条件下占细胞内蛋白质总量的2%~5%.近年来,HSPs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已证实胃癌的发病与HSPs关系密切.本文就HSPs在肿瘤中的表达、免疫作用及其在胃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赖跃兴 刊期: 2007- 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横向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MSC是一种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较原始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基质细胞的特性,能支持造血,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增殖并被诱导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神经、心肌、肝脏等组织细胞.目前关于MSC对免疫系统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其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金世柱;韩明子 刊期: 2007- 05
-
幽门螺杆菌jhp基因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类基因组结构变异较大的细菌,除具有一般共同特征、看家基因、插入序列、致病岛和质粒外,还具有特殊的毒力基因.H.pylori基因组结构的不断阐明,为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发现的H.pylori致病因子,如jhp0917-0918、jhp0947和jhp0949基因均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H.pylori新的流行病学......
作者:王薇 刊期: 2007- 05
-
自身免疫性肝炎10例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未明、具有一定自身免疫基础(遗传易感性)、累及肝脏实质的特发性疾病.该病在我国较少见.为提高对AIH的认识并总结相关经验,现对我院1990年9月~2006年9月收治的10例AIH患者进行总结回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凡 刊期: 2007- 05
-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诊断
上消化道肿瘤至今仍是造成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在就诊时多已处于进展期,失去了有效治疗的机会,致使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早期发现上消化道肿瘤,进而早期治疗,方能终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孟欣颖;张澍田 刊期: 2007- 05
-
幽门螺杆菌基因多态性的地域差异对感染临床结局的影响
已知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引起人类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半数以上人群存在H.pylori感染,但大多数感染者胃内并不发生病变,或表现为轻度慢性胃炎,仅小部分感染者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严重疾病.H.pylori感染临床结局的多样性与宿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细菌本身的毒力因子及其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郑青;萧树东 刊期: 2007- 05
-
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要点
近年来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在我国似有增高的趋势,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需临床医师有足够的认识.......
作者:徐肇敏 刊期: 2007- 05
-
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西方国家约10%以上的人群患有IBS,在我国IBS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4~1/3.了解和掌握其药物应用和治疗进展对提高IBS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炜;孟环 刊期: 2007- 05
-
人类与幽门螺杆菌的渊源:非洲起源
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引起消化性溃疡,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H.pylori感染普遍存在,而且其基因具有很强的种系地理结构(phylogeographicstructure),提示其多态性可反映人类的种系地理特征和迁徙史.2003年,我们将370株H.pylori菌株分为4个主要种群.这些菌株的地理起源反映了人类居留史上的重要事件,如玻里尼西亚和美洲的殖民地化,以及非洲班图人的迁徙.然而......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07- 05
-
治疗内镜新进展
经天然孔道穿腔内镜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是指内镜经过胃或结肠腔进入腹腔施行各种手术.这一观点和技术首先由美国内镜医师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作为新的热点颇受关注.但目前主要还处于对猪等大动物的实验阶段,进行阑尾和胆囊切除术和部分子宫切除术.2007年美国DDW期间,数个小组又报道了他们的新研究成果.......
作者:陆红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胃电起搏与胃轻瘫
- 2 清醒镇静内镜检查的观点和看法
- 3 黏液屏障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 4 硼替佐米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5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抑制人胃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6 1例多发性含脂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 7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炎症性肠病的危险因素和卫生假说
- 9 免疫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
- 10 肠-肝轴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1 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功能与胃组织瘦素的关系
- 12 消化系统结核诊断方法现状和进展
- 13 东亚钳蝎镇痛抗肿瘤肽体外靶向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 14 书讯:《实用临床胃肠病学》(第2版)发行征订
- 15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随访中的应用
- 16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研究进展
- 17 肝再生研究进展
- 18 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应用
- 19 美沙拉秦与曲美布汀联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肥大细胞及其相关炎性介质的影响
- 20 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