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镜下激光固有荧光光谱技术对胃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初探
胃镜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使胃癌的检出率日益提高,但对于一些较难识别的早期胃癌和微小肿瘤病灶,仍存在一定的诊断难度.激光诱导的固有荧光光谱技术(laser-induccdfluorescencespectroscopy,LIFS)可在特定波长处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目的:初步探讨在胃镜下应用LIFS检测胃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5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
作者:王蕾;陈颖;马天乐;陈丽娜;吴云林 刊期: 2006- 09
-
国产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奇静脉血流,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善宁(R)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作为对照,疗程5天.首剂0.1mg加入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随后以0025m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72h,如出血停止......
作者:金鑫鑫;朱人敏;刘炯;田德安;黄焕军;孙士其;张振玉;韩真;章顺国 刊期: 2006- 09
-
人结肠癌中热休克蛋白70、90α和90β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热休克蛋白(HSP)高表达可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使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减弱,细胞死亡减少.HSP70和HSP90是HSP家族中拮抗细胞凋亡的两种主要蛋白,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人结肠癌中Hsp70、Hsp90α和Hsp90β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31例结肠癌手术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Hsp90α......
作者:陈怡;冉志华;黄美兰;朱长清;萧树东 刊期: 2006- 09
-
幽门螺杆菌空泡形成细胞毒素A亚单位的克隆表达和P37抗体的制备
空泡形成细胞毒素A(VacA)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重要致病因子,研究VacA的致病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H.pylori的致病机制.目的:原核表达H.pyloriVacA亚单位P37和P58,制备P37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活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ylorivacA基因的p37和p58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构建重组质粒pQE31-p37和pQE31-p5......
作者:杨贵珍;刘钟滨;袁建平;胡宝瑜;时晓东;郭晓奎 刊期: 2006- 09
-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蛋白在小鼠实验性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摘要:克罗恩病(CD)的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了CD的发病.目的:研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在小鼠实验性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TNBS结肠炎模型,实验第3天予STAT3反义寡核苷酸(ASON)灌肠,第7天处死.分离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流式细胞仪检测LPMC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LPMCSTA......
作者:白爱平;胡品津;陈洁;高翔;贺青;陈为;彭晓忠 刊期: 2006- 09
-
组织芯片检测胃腺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组织芯片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但用于胃癌研究的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胃腺癌、癌旁组织和外周正常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02例胃腺癌、97例癌旁组织和98例外周正常黏膜组织分别制成282点、156点和156点三块组织芯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
作者:史冬涛;陈卫昌;张宝峰;胡莺;郜恒骏 刊期: 2006- 09
-
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和免疫功能分析
一般认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是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必备标准,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AMA-M2阴性PBC患者.因此,了解PBC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和免疫功能有助于PBC的诊断.目的:分析PBC患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功能,探讨其对PBC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确诊的PBC患者20例,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特异性自身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以免疫散射比浊......
作者:杨晋辉;唐映梅;包维民;尤丽英;李祥金 刊期: 2006- 09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发生关系的荟萃分析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多数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MTHFRTT型多态性对结肠癌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在叶酸充足和摄入低乙醇的个体.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肿瘤组和非肿瘤组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
作者:孙丹凤;王霞;房静远 刊期: 2006- 09
-
CT和MRI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其可累及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容易反复发作,常规检查方法如小肠钡剂灌肠和结肠镜检查等虽然能够发现早期的黏膜改变,但不能很好地显示肠壁本身的病变和肠管外并发症.随着CT和MRI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它们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为判断病变的活动度、病变的类型和范围提供更好的依据,进而可以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史济华;陆星华 刊期: 2006- 09
-
细胞凋亡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对更好地进行靶向性治疗具有指导作用.为维持正常功能,哺乳动物肠黏膜需要经历一个连续的细胞更替过程,肠黏膜细胞增殖仅局限于隐窝,细胞分化则逐渐上移至绒毛,分化的肠细胞构成了肠黏膜细胞主体,终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病理状态下,胃肠道凋亡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本文主要对细胞凋亡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以及相关新的靶向性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童锦禄;冉志华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不同疾病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菌株对AGS细胞动力学的影响
- 2 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的思考
- 3 TLR4/NF-κB信号通路分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4 国外炎症性肠病治疗的现状
- 5 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十年回顾:1994~2005
- 6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 7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 8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 9 碳酸饮料对胃食管反流病影响的系统性回顾
- 10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前景可观
- 11 COX-2和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2 MicroRNA-21通过PTEN/Akt通路介导前列腺素E2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 13 应用芝加哥分类标准评价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和食管动力学特征
- 14 TNF-α联合阿霉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5 小檗碱对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6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17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18 胃癌的流行病学
- 19 活体肝移植的进展与展望
- 20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