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15%~35%的患者在发现原发癌时已有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到40%.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持续、失控性生长和肿瘤血液循环建立的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通等诸多环节.该过程受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表达的癌基因和生长因子调控,亦受机体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其......

    作者:黄玮;俞丽芬 刊期: 2006- 07

  •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系指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多数学者认为,IBD是由感染、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引起肠道免疫反应过度亢进、肠黏膜损伤所致.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尚缺乏有效根治方法.......

    作者:黄循铷;王承党 刊期: 2006- 07

  • 炎症性肠病的基因治疗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发病系由感染、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目前IB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

    作者:周鋆;吴叔明 刊期: 2006- 07

  • 基因表达谱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的异常不仅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它还具有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方面的系统异常.......

    作者:张兰晶;张庆华 刊期: 2006- 07

  • 胃血管球瘤一例

    病例:患者女,65岁,反复脐周腹痛15年,偶有反酸、恶心、呕吐.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窦部占位,黏膜下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胃镜检查示胃黏膜下肿瘤,胃窦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术前查体:腹部平软,未及胃肠蠕动波,脐周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亢.血清肿瘤标志物CA242、CEA、CA19-9、CA125、CA50均在正常范围内.术中见......

    作者:王兆亮;朱建善;刘强;陈以明 刊期: 2006- 07

  • 重视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发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发生了重大变革,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因此,H.pylori感染的治疗已成为目前H.pylori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也是临床医师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H.pylori感染的治疗中,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H.py......

    作者:胡伏莲 刊期: 2006- 07

  • 对治疗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处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初的单用α干扰素治疗发展为α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近几年来提倡采用聚乙二醇化(Peg)干扰素α-2a或2b加上利巴韦林治疗,使得持久病毒应答率(SVR)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认为Peg干扰素α-2a或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治疗方案,其次是普通α干扰素或复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效果均优于单用α干扰素.......

    作者:陈尉华;陆伦根 刊期: 2006-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