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原代培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是进行胃生理功能、病变机制、药物治疗等研究的重要工具,其整体生理状态和结构特点与体内姊妹细胞相似,临床实用价值较大,是肿瘤组织衍生细胞系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在我国,几乎所有相关研究采用的都是各类细胞系,而非原代培养细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胃黏膜上皮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对分离条件要求较高,原代培养不易成功.近30年来,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的需要以及细......
作者:程永波;房殿春 刊期: 2006- 03
-
Barrett食管中环氧合酶-2表达和逆转的研究进展
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一种特殊肠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传统Barrett食管定义中这种黏膜化生必须达到或超过3cm,而目前认为食管黏膜发生任何长度的肠化生均可定义为Barrett食管.这种特殊的肠化生可以一定模式(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进展为食管腺癌.有文献报道约5%的Barrett食管患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群高出40~......
作者:薛寒冰;戈之铮 刊期: 2006- 03
-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烧心、反流等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目前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GERD的全球发病率逐渐上升.西方国家每周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病率为15%~20%,人群患病率达51%[1].亚洲有限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GERD的发病率约为9%.日本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
作者:周清清;于莲珍;施瑞华 刊期: 2006- 03
-
结肠壁囊样积气症1例
患者男,8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坠痛,站立或坐位时加重,卧床后即好转.无发烧、咳嗽和腹泻.查体腹部柔软,未触及包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为21.8×109/L,粒细胞87%.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5/90mmHg(1mmHg=0.133kPa).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钡灌肠充盈,病变结肠黏膜面见数十个较透亮的......
作者:贺雪姣;郁荣;薛永杰;杨国嵘 刊期: 2006- 03
-
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否降低发生胃癌的风险?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东北亚,如中国、日本、韩国等.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包括上海)的胃癌发病率很高,而南方地区则很低.众所周知,胃癌的发病涉及多个因素,其中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近的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西藏的H.pylori感染率高达85%,该地区也是胃癌高发区,而广东H.pylori感染率很低,仅为42%,胃癌发病率小于......
作者:萧树东;郑青 刊期: 2006- 03
-
腺苷蛋氨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内胆汁淤积系指胆管树内无机械性梗阻时的胆汁流速减慢,随之出现肝脏和血液内胆汁成分(胆红素和胆汁酸盐)以及毛细胆管的酶[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潴留现象.肝内胆汁淤积可见于急性和慢性肝病,也可见于肝内胆管损伤、药物性肝炎和其他肝脏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黄疸和瘙痒,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伴ALP和γ-GT增高.Bortolini等调查了意大利和英国2年内新诊断的......
作者:沈镭;陆伦根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肝苏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增殖、氧应激以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 2 溃疡性结肠炎和感染性结肠炎血清学和免疫病理学指标的比较分析
- 3 溃疡分期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
- 4 第二届全球华人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会讯
- 5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 6 Caroli病Ⅰ、Ⅱ型的临床特征-78例分析
- 7 几种培养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
- 8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处理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 9 消化系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方法
- 10 环氧合酶-2 8473 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11 胃梅毒1例
- 12 威灵仙总皂苷对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血清IL-6、IL-17、TNF-α水平和肝脏病理的影响
- 13 胶囊内镜术有诊断价值吗?
- 14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体液代谢特征和液体复苏
- 16 胃食管反流病——2010年尚未解决的疑问和未满足的需求
- 17 Barrett食管基因差异表达谱初步探讨
- 18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19 多潘立酮对健康志愿者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和酸反流的影响
- 20 低FODMAP饮食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益处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