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胃肠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胃肠病学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道

    病例:患者男,43岁时因腹痛、血便、水样泻,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强的松40mg/d和SASP8g/d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此后因病情反复,长期服用SASP6g/d,病情尚稳定.7年后因血便加重而入院治疗,给予强的松40mg/d得以控制.以后强的松逐步减为维持量25mg/d和SASP2g/d.期间患者除轻度贫血外(血红蛋白80~90g/L),无其他血象异常.......

    作者:曹励欧;顾伟威;范竹萍;陈芳源 刊期: 2002- 01

  •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2例报道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是指一组血浆蛋白质过量地从胃肠道丢失致使产生低蛋白血症的疾病.临床上该病并不多见,我科近阶段收治了2例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患者,现报道如下.例l:男性,38岁,入院前7年在急性腹泻后时有慢性腹泻,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当时无腹胀、腰酸、血尿,无胸闷、气急.......

    作者:曹芝君;陈萦晅;莫剑忠 刊期: 2002- 01

  • 胃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

    病例:患者农民,女,42岁,已婚,因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9h而入院,在此之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发作时隐痛能忍受、无放射性、伴恶心但未呕吐、无腹泻,休息后腹痛无明显好转.入院前4h稍感头昏乏力,并有下坠排便感、低热(体温37.8℃)、无寒战,在乡村医师处用过抗炎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无缓解而入院,无咳嗽、胸痛,无反酸、嗳气,无尿频、尿急、尿痛、纳食减少.......

    作者:杨洪兵 刊期: 2002- 01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IBS是个体特异性的多病因、异质性(hetero-geneity)疾病.本文仅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王伟岸;胡品津 刊期: 2002- 01

  •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似(10%),而我国还缺少较全面而规范的资料.IBS是一种生物心理学疾病,主要有三种机制相互作用,包括社会心理学因素、肠动力学改变和/或肠感觉功能的提高.据笔者经验IBS患者的治疗应在症状诊断的基础上,并有限地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疾病后进行.......

    作者:李定国;宋光辉 刊期: 2002- 01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是建立在症状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客观的病理或生化等检测手段来完成.其诊断标准是根据专家意见达成共识而确立,带有经验性的成份较多,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不断地修改、完善的过程.2000年公布的新罗马Ⅱ诊断标准,其要点为:1.一年内至少应累积3个月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下列异常中的2项指标:①排便后腹痛缓解或消失;②排便频率异常(即>3次/日或......

    作者:周连鸿 刊期: 2002- 01

  • 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系指一组持续性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又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物化学和感染性原因可资解释的症候群[1,2].过去曾被称为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及神经性结肠炎等;目前发现本病无炎性病变,也不局限于结肠,故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其强调本病为易激性......

    作者:钟喨 刊期: 2002- 01

  • 肠易激综合征的抗抑郁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和精神心理异常(主要是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各学者仍存在分歧,对抗抑郁症应用的适应症,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等问题仍未达成共识,近年多数报道对抗抑郁治疗持肯定态度.......

    作者:李瑜元 刊期: 2002- 01

  • 重视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标准曾多次研究制订,于2000年公布了新的罗马Ⅱ诊断标准[1].其要点为:1.诊断IBS首先需排除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对症状的解释;2.1年内至少要累积3个月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下列排便异常中的2项指标:①便后腹痛缓......

    作者:潘国宗 刊期: 2002- 01

  • 慢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认识现状

    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疾病.在西方国家,其流行率为10~15/10万,发病率为4~5/10万[1].然而,这些数据可能被低估了,因为在现场研究中CP的诊断并不是根据先进诊断技术,如CT扫描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确实,日本近一项根据先进影像学技术的研究所报道的CP流行率和发病率(分别为45.4/10万和14.5/10万)远高于上述数据......

    作者: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