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性肠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9例Crohn病(CD)患者,于疾病的不同时期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UC患者缓解期时的CD3+、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活动期时,其CD8+和NK细胞数明显下......
作者:郑萍;陈胜良;莫剑忠;罗鸿好 刊期: 2000- 04
-
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胃电图(EGG)和胃排空检测的临床价值及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异常的相关性.方法:170例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组140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组30例]和20例正常人分别接受EGG和胃排空(同位素法、Rom's法和超声法)检测.结果:70%(21/30)的NIDD患者于餐前、66.7%(20/30)于餐后出现胃电节律紊乱,尤以胃动过速为著(餐前:36.7%,餐......
作者:罗金燕;朱有玲;王学勤;齐惠滨 刊期: 2000- 04
-
胰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前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50及癌胚抗原(CEA)等的检测对早期诊断胰腺癌价值不大.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至胰管吸取胰液来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特别是对小胰腺癌.本文就近年胰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枫;李兆申;许国铭 刊期: 2000- 04
-
卓-艾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传统观念认为治疗卓-艾综合征(ZES)应行全胃切除术,以消除过量胃泌素作用的靶器官.近年随着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ZES术前定位诊断的阳性率越来越高,其治疗已倾向于以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为目标,这对ZES的定性、定位诊断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ZES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沈莉菁;张达荣 刊期: 2000- 04
-
胃粘膜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有关胃粘膜保护机制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传统抑酸剂治疗胃溃疡,溃疡复发率很高,即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溃疡复发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幽门螺杆菌(H.pylori)虽与溃疡病关系密切,但大多数感染H.pylori者并不发生溃疡,证明胃粘膜自身防御机制在对抗胃粘膜损伤及溃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胃粘膜保护机制研究的某些新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立新;林三仁 刊期: 2000- 04
-
疣状胃炎140例分析
疣状胃炎(VG)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胃炎,其特点为胃粘膜上出现单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病变表面中央凹陷.现将我院经内镜检查确诊的140例VG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1985年5月~1999年4月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者共15280例,其中男10706例,女4574例;检出VG140例,其中男113例,女27例,年龄18~76岁,平均46.6岁±11.2岁.......
作者:阳凡 刊期: 2000- 04
-
加强和维持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防御因子减弱,导致攻击因子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上胃肠道动力性疾病.目前对GE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减少或抵抗攻击因子的损伤作用,促进上胃肠道动力,从而减少反流.新药的开发已给大多数GERD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机会,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得以戏剧性地缓解,但少数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
作者:柯美云 刊期: 2000- 04
-
短程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在东南亚患者中的疗效——5日一日三次疗法和7日一日两次疗法
目的:测定和比较含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5日tid疗法和7日bid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胃窦和胃体部活检经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为H.pylori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分别接受克拉霉素500mgtid、阿莫西林500mgtid和兰索拉唑每日30mg治疗5天(LAC5组)或克抗雷素500mgbid、阿莫西林500mgbid......
作者: 刊期: 2000- 04
-
隐性和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的评估及处理
隐性出血指粪便隐血试验(FOBT)阳性和/或缺铁性贫血(IDA)的初表现,而无肉眼可见的便血证据[1].不明原因出血定义为初步内镜检查(结肠镜或上消化道内镜)结果阴性且不知起源的持续或反复出血(即反复或持续IDA、FOBT阳性或可见出血).因此不明原因出血有两种临床类型:①不明原因隐性出血:表现为反复的IDA和/或FOBT阳性;@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反复排出可见血[1].......
作者:张林;刘文忠 刊期: 2000- 04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下硬化疗法
我院自1980年2月~1987年4月对2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20例患者中,男184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5.1:1,年龄14~87岁,平均48.7岁.所有患者均有呕血和/或黑便,收缩压<90mmHg(12kPa)或血压降至低于基础值25%以上,或血红蛋白(Hb)<90g/L[1];均为短期内反复出血而无止血倾向,于2......
作者:周文琴;滕俊;钱爱华 刊期: 2000- 04
动态资讯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
- 2 胰腺癌的内镜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 3 脂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影响
- 4 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
-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新进展
- 6 MACC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
- 7 FOXP3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的表达特点
- 8 RAD18基因rs37357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 9 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 10 E-钙粘蛋白与α-连结蛋白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 11 EGCG和叶酸对MNNG诱导的大鼠消化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
- 12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防治:从外科到内科
- 14 Ghrelin对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15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 16 低FODMAPs饮食对IB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
- 18 肝苏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增殖、氧应激以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 19 游离脂肪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模型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 20 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根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