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部门: 《胃肠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1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7/R
邮发代号: 4-6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胃肠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本刊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消化学病领域内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此外,本刊还开设专家论坛、特约/国外来稿、短篇论著、临床交流、诊疗技术、讲座、会议纪要、共识意见、学术争鸣、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等栏目。
1.文稿:来稿须先经所在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正式推荐信。推荐信应对稿件的真实性、是否涉及保密、署名有无争议、是否侵权和有无一稿两投等事项加以说明。来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逻辑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重点突出,论点鲜明,层次清晰,数据可靠,论据充分,文字简练,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用字规范,避免文、图、表重复。
日文汉字请勿与中文混淆,简化字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准,切勿自造异字。切勿一稿两投,如经发现,后果自负。采用网上(存盘方式为 Word)方式投稿时,所涉及的图片须使用原件,可采用 Winzip对文件适当压缩。来稿第 1页须写明中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和联系方法。本刊将优先发表获得省(部)、市级及以上的获奖课题论文(请注明基金名称和资助号),并优先发表国家、省(部)、市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论文(请注明基金名称、编号)以及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提供会议论文证书复印件。
2.文题和作者署名:文题应简明、确切,反映文章的主题,以中文文题不超过 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不超过 10个实词为宜,尽可能不用代号和缩写,不用副题。作者署名以承担该项研究工作所负责任和所起作用的大小依次排列。
署名一般不超过 6人,对论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可在文末予以致谢。如系合作课题,请在作者名后右上角注 1、2或 3,单位分列。进修人员请注明原工作单位。第一作者须提交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职称、学位。通信作者的联系地址应尽可能详细,包括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和 Email地址等。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拼音方式如下:李世民 LIShimin,欧阳修 OUYANGXiu,作者间以“,”相隔。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应与中文相对应(作者须全部列出,勿写 etal),实词部分,首字母须大写。
3.摘要和关键词:基础、试验、临床和技术方法学类文稿(论著)须从第 2页始书写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论著栏目摘要为报道性摘要,中文以 400字左右为宜,按 5段结构式撰写,分为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务必用第三人称,药品需附化学名。
英文 500个实词左右,分为 Background,Aims,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除背景和结论外,必须以第三人称过去式叙述。关键词(Keywords)3~8个,至少 3个,应从文题、摘要、正文中选取与本文研究或讨论的中心议题有关的词。关键词应尽量符合《医学主题词表》(使用 CMeSH词汇)。中、英文关键词之间以“;”相隔。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英文关键词实词部分,首字母须大写。
4.医学名词和计量单位:论文中必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书写。重量应称质量(m),单位为 kg;比重应称相对密度(d或 ρ),单位为“1”或 kg/cm3;分子量应称相对分子质量(Mr),单位为“1”,常用 u(1u≈1.660540×10-27 kg);浓度单位为 mol/m3,常用 mol/L、mmol/L和 μmol/L等;ppm为废弃使用单位,应写 10-6;放射性活度(A)的单位为 Bq,吸收剂量单位为 Gy。时间的表示法用国际符号,即 h(小时)、d(天)、min(分钟)和 s(秒)。月、周无统一国际符号,论文中应写汉字月、周。符号用正体书写,并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如50毫克/(千克·天)应写 50mg/(kg·d)。量符号必须用斜体字母(pH例外),矢量、张量符号用黑斜体字母表示。
5.数字和统计学符号:论文中数据应准确无误,必要时应用 SAS或 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术语、符号、数值修约和中英文缩略语,请按规定和标准书写,如样本的算术均数 x珋、标准差 s、标准误 sx珋、t检验 t、F检验 F、卡方检验 χ2、相关系数 r、自由度 υ、概率 P等均用斜体字母表示。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等。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每 3位空 1/4汉字格,不用分节符号,如 5000(不用 5,000);数值范围表示方法如下:4~6kg,5.2% ~11.3%,4×109~10×109,36°~42°18′,(25.2± 1.1)mm,27% ±2%。数值修约遵循“4舍 6入 5看齐,奇进 ·Ⅰ· ChinJGastroenterol,2017,Vol.22,No1偶不进”的原则,精确至小数点后 2位。附有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不应写成 4×3×5cm3。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6.图表:图表宜少而精,设计正确,合理易懂。凡用文字已说明的问题,尽量不重复用图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即顶线、栏目线和底线),如有纵向合计,可在底线上面加分界线。统计学分析结果如 t值、P值,可直接设计在表内或在表的底线下注明。线条图高、宽之比为 5∶7。图片大小以 12.5cm×8.5cm为宜。
统计图须按数据绘图。图表单列 1页。只有一图、一表时,写图 1、表 1即可(不写附图、附表)。一文有多图、多表时,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连续编序号。照片应清晰可辨、对比度好、层次分明,黑白、彩色照片均可。特殊情况下,也可提供黑白和彩色正片(X线片、CT片、幻灯片)或负片。人全脸照片需遮掩双眼,否则应提供被照者的书面同意。组织学图片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大体标本和电子显微镜照片需标明长度标尺,如 1cm或 1μm。图表须有标题和说明(照片),另纸按序写明。照片后注明图号和上下方向,照片大小以 12.7cm×17.8cm左右为宜。
7.讨论:讨论应紧紧围绕该论文研究结果,重点在于该研究新的发现和得出的结论及观点,不要重复在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在讨论中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用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勿作文献综述。结论要有依据,避免推测和过于笼统。
8.缩略语:文题不使用缩略语。正文中使用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主要文献,篇数不限,以近 5年国内外文献为主。英文参考文献应自 MEDLINE、EMBASE和 Cochrane图书馆检索,中文参考文献应自“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追寻、阅读全文后再引用其主要观点和数据。连续引用不得超过 300字,否则需征得原作者的书面同意。勿引用内部资料、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信资料。已被采用但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但需在刊名后加方括号注明在印刷中(inpress)。参 考 文 献 应 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文献角码依次放在文章相应部位右上角,顺序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一致。参考文献表单列 1页(Word格式)。西文 期 刊 名 按 照 ListofJournalsIndexed in IndexMedicus(1990)和《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缩写。
10.其他类型来稿要求:
短篇论著文稿需有 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 3~8个关键词,要求与论著相同。
综述、讲座的摘要不分段,中英文各 200字左右(为提示性摘要),关键词3~8个。
英文要求与中文对应,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关键词。
述评和特约文稿为约稿,但接受一些高质量的自由来稿,需经他人审校后采用。
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字数限 1500字左右。其余要求及书写格式同论著类文稿。简讯与动态均免费发表(一般 <1000字),可附 1~2张图片。
胃肠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胃肠病学杂志发文量
胃肠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cag致病岛与幽门螺杆菌致病作用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ylori)诱导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针对H.Pylori致病相关因素的研究仍在继续深入.1996年Censini等[1]在cagA阳性H.Pylori菌株中发现的新的DNA片段-cag致病岛,被认为是H.Pylori中的又一致病相关因素.本文就cag致病岛与H.Pylori相关致病因子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 刊期: 2001- 01
-
人胰腺癌细胞株MUC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和分析
背景:近年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之一的DNA甲基化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胰腺癌中存在MUC2表达异常.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细胞株MUC2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以了解胰腺癌的发生机制.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CFPAC-1、PANC-1、SW1990和PaTu8988s为研究对象,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去甲基化制剂DNA甲基......
作者:薄陆敏;李兆申;高军;龚燕芳;张玲;曹佳 刊期: 2007- 10
-
叶酸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影响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DNA的合成和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叶酸缺乏易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如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已形成,叶酸补充可能增加其进展风险.800μg/d的适量叶酸摄入是有益的,应不会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作者:高占娟;胡晓娜 刊期: 2012- 06
-
乙型肝炎病理
在笔者1981~1990年收集的1354例肝穿刺标本中(年龄2个月~94岁,几乎涵盖了人类生命的整个年龄段),共检出20种各类肝病,其中肝炎及其相关肝病(肝硬化和肝癌)为920例(68%).......
作者:胡锡琪 刊期: 2002- 05
-
一氧化氟供体型NSAIDs在结肠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供体型非甾体抗炎药(NO-NSAIDs)是由特定的化学连接基团将传统NSAIDs与NO供体部分连接而成,其研发初系用于减少传统NSAIDs的不良反应.NO-NSAIDs对结肠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母体化合物强数百倍,并能在动物模型中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细胞动力学、细胞信号转导和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动物实验和前期人体研究已证实NO-NSAIDs是安全的.NO-NSAIDs......
作者:朱明明;童锦禄;冉志华 刊期: 2009- 10
-
三叶因子1在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表达
背景:三叶因子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但其在乙醇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中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短期灌注不同浓度乙醇大鼠胃黏膜三叶因子(TFF)1的表达情况,探讨TFF1与胃黏膜保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醇直接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以0.9%NaCl溶液灌胃作为对照,分别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评估黏膜损伤指数(L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作者:任建林;何绍珍;潘金水;卢雅丕;施华秀;王琳 刊期: 2008- 03
-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胃癌(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率低.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GC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等.本文就进展期G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择伟;宁守斌 刊期: 2012- 04
-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食物不耐受的差异分析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饮食关系密切,食物不耐受在IBD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IBD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活动期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的活动期134例CD、67例UC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者.以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据此评价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CD和UC患......
作者:熊小伟;阳惠湘;彭誉;涂莎 刊期: 2018- 11
-
β-连环蛋白在胃腺瘤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β-连环蛋白(catenin)是Wnt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激活的关键环节,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14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胃腺癌组织,......
作者:王震凯;朱人敏;汪芳裕;刘炯;张新华;杨妙芳;金鑫鑫;何小平 刊期: 2008- 01
-
心房纤颤致腹腔多动脉栓塞误诊胰腺炎一例报道
心房纤颤是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常见的心律紊乱.除心脏本身危险外,常引起异位栓塞,以肺和脑的栓塞较常见,而腹腔内多动脉同时栓塞少见.本文报道心房纤颤致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和下动脉、双肾动脉同时栓塞误诊为胰腺炎1例.......
作者:孙志为;付德庄;莫一我;王军;王欣;唐建中 刊期: 2000-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贲门失弛缓症
- 2 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 3 ICC 自噬调控--溃疡性结肠炎肠动力紊乱治疗的新靶点
- 4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异常及脾脏、胃肠道并发症
- 5 Linomide抑制胃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 6 间位结肠引起右上腹痛1例
- 7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胃肠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 8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肝癌干细胞的影响
- 9 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 10 Cyr61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 11 消化系统的IgG4相关性疾病
- 12 重温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3 脓毒血症诱发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
- 14 蛋白酶体抑制剂单用或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
- 15 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泡毒素活性的关系
- 16 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小肠黏膜表现
- 17 重组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和纯化
-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新观念——Maastricht 2-2000共识报告
- 19 ATD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20 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的研究进展